2023年4月12日,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http://statistics.sufe.edu.cn/)发布了包括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和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在内的“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包括两大核心指数和8个分类指数,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包括四大核心指数和17个分类指数。
一、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显回升,为111.9点,环比上升11.2点,同比亦上升7.5点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1.9点,环比上升11.2点,同比亦上升7.5点。其中,消费者评价指数为105.9点,较上季度上升9.0点,同比上升4.9点。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17.9点,环比和同比分别大幅上升了13.4点和10.0点。本季度各项主要指数得分都位于中性值100点以上,且环比和同比同时出现上涨,说明本季度消费者对于上海市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价和对未来的预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是一年来的最高点。本季度召开的“两会”和疫情后经济生活的迅速恢复,向社会传递了信心提升的信号;国内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已进入常态化,上海市本季度就业形势整体向好,消费者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信心也出现回升。
图1 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其构成
(一)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评价指数为105.9点,较上季度上升9.0点,同比上升4.9点。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吴纯杰教授、崔畅副教授分析指出,从消费者评价指数的分类来看,上海市当前经济形势评价指数117.1点,环比上升3.8点,同比上升7.0点,反映了消费者对上海市本季度的经济评价较为乐观。其中收入评价指数100.9点,相比上季度略升1.8点,同比提高了9.8点,回复到了中性值100点以上,且为一年以来的最高点,意味着伴随着上海市经济的复苏,消费者对收入现状的满意度也在逐步恢复。就业评价指数106.6点,环比和同比分别大幅提高了10.7点和7.0点,也处在稳步回升的状态,反映了上海市政府实施积极的保障就业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购买意愿指数为99.4点,环比大幅度上升19.6点,同比亦提高了9.7点,处于近两年来的最高点位,其中的购房意愿指数为81.2点,环比提高了16.1点,同比仍然下降9.9点,说明消费者的购房意愿开始出现回升;本季度买车意愿指数上升到了102.6点,上升幅度约为20.1点,同比上升幅度为16.8点,站到了中性值100点以上,处于调查以来的较高点位;同时购买耐用品的意愿为114.4点,环比和同比都出现了巨幅上涨,分别为22.6点和16.3点。总体来看,本季度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类指数环比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说明随着经济的回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有所增强。
(二)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17.9点,环比和同比分别大幅上升了13.4点和10.0点。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吴纯杰教授、崔畅副教授分析指出,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分类来看,本期经济形势预期指数137.8点,环比和同比都大幅提升,分别为13.2点和12.9点,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其中收入预期指数117.0点,环比提高3.4点,同比提高10.3点;就业预期指数117.7点,环比大幅上升了14.0点,同比亦上升1.4点,与2020年第一节度基本持平。综上,说明总体上看本季度消费者对收入和就业的预期较过去的一年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经济逐步趋稳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收入和就业的预期也随之调整。本季度购买预期指数99.0点,环比提高了22.9点,同比提高15.5点,是调查以来的较高点位。其中的买房预期指数环比大幅上涨了18.5点,为78.7点,同比亦上升4.5点;而买车预期指数环比和同比则均大幅上升,分别为27.2点和18.3点,达到了110.8点,是调查以来的最高点位,在消费者对收入和就业预期大幅提高的同时,其购买预期也在逐步的回升。
(三)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本次调查中各项主要指数环比和同比均上升,且预期类指数相对上升幅度更大。具体而言,当前经济形势评价指数117.1点,环比上升3.8点,同比上升7.0点。其中收入评价指数100.9点,相比上季度略升1.8点,同比提高了9.8点,就业评价指数106.6点,环比和同比分别提高了10.7点和7.0点,意味着伴随着上海市经济的复苏,消费者对经济现状的满意度也在逐步恢复。而经济形势预期指数137.8点,环比和同比都大幅提升,分别为13.2点和12.9点,进一步加大了与经济评价指数的差距,且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其中收入预期指数117.0点,环比提高3.4点,同比提高10.3点;就业预期指数117.7点,环比大幅上升了14.0点,同比亦上升1.4点,与2020年第一节度基本持平。综上,说明总体上看本季度消费者对收入和就业的预期较过去的一年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预期类指数的变化更为显著。
第二,购房意愿和购房预期指数现较大涨幅。上海市消费者购房意愿指数为81.2点,环比提高了16.1点,同比仍然下降9.9点,说明消费者的购房意愿开始出现回升;而买房预期指数环比大幅上涨了18.5点,为78.7点,同比亦上升4.5点。本季度随着疫情后经济的复苏,前期的调整政策也开始显效,住房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本季度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房预期均有所增强。
第三,物价稳定预期增强,利息预期出现分歧。本次调查中,在被问及未来半年物价走势时,47.0%的受访者选择了“会上升”,相对于上季度下降了9.3个百分点,而同比则减少了11.4个百分点;选择“保持不变”的受访者占比为46.7%,已经接近半数,且环比增加了19.8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3.9个百分点;而选择“会下降”的占比仅为6.3%,环比和同比分别减少了10.5和2.5个百分点。本季度对物价稳定的预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基本达到了调查以来的最高点。认为未来6个月内利率“会上升”的受访者与上季度相比减少了1.8个百分点,为15.0%,同比增加了4.3个百分点;持“保持不变”看法的比例由上季度的32.8%上升到39.3%;而45.7%的受访者认为未来6个月内利率会下降,环比减少了4.7个百分点,但同比增加了5.4个百分点。加息预期和降息预期的变化方向相同,说明部分消费者的预期出现了分化,但总体来看,预期降息的比例较高。
(四)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显回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吴纯杰教授、崔畅副教授分析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了回升的态势,其原因在于:首先,本季度召开的“两会”奠定了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发展与稳定并存,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其次,本季度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这一方面是由于去年的基数较低,另一方面也释放了经济发展形势趋好的信号;第三,本季度各项先行指标表明经济运行开局良好,这都提振了消费者的信心。但全球经济经历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之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徐国祥教授建议:
1.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改革,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内外兼修,推进经济稳步发展。
2.引外资,促外贸,助力疫情后经济复苏。今年上海市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以推动外贸外资的高质量发展,利用疫情后消费复苏的机遇和上海国际城市的地位,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扩宽市场和加快转型等举措,开启上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3.关注中等收入群体,稳定其就业和收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评价和预期指数环比分别下降了21.8点和19.7点,且低于中性值,处于调查以来的较低点位;相应的,购买意愿和购买预期指数也大幅下降了19.7和50.5点,购买预期指数跌落至调查以来的最低点,说明中等收入群体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比较谨慎。因此对该群体的就业和收入情况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二、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13.41点,环比上升2.24点,同比上升3.95点。指数同比环比均上升,表明投资者信心较上季度有所增强。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对上海市企业领导人或企业家、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13.41点,环比上升2.24点,同比上升3.95点。指数同比环比均上升,表明投资者信心较上季度有所增强。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由一个指数系统组成,包括了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和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等四大核心指数,四大核心指数又由17个分类指数构成。各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的具体指数值运行情况参见图2。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的四大核心指数呈现两升两降态势。
图2 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2013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核心指数运行情况图
(一)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投资者投资环境指数显著回升,为125.52点,环比上升17.02点,同比上升4.80点。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对上海市投资者的调查,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为125.52点,环比上升17.02点,同比上升4.80点。
图3 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1季度至2023年1季度上海市投资环境信心指数图
如图3所示,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投资者投资环境信心指数的三个分类指数均呈现大幅上升态势:企业家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为120.73点,环比上升19.20点,同比上升3.98点;机构投资者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为126.24点,环比上升17.56点,同比上升5.27点;个人投资者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为129.58点,环比上升14.30点,同比上升5.17点。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2023年开年整体来说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国内生产、需求延续回暖态势,基建投资以接近两位数的水平高增。PMI指数持续回升,海外订单有所反弹。另一方面,两会之后,国务院和地方领导密集调研,稳增长、促就业的政策氛围蔚然成风。在经济如期修复和预期向好两方面因素的带动下,上海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信心大幅提升。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对上海市投资者的调查,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为133.82点,环比持平,同比上升17.79点。该指数保持高位稳定,表明投资者对上海投资环境的看法乐观。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对上海市企业领导人或企业家的调查,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为113.14点,环比上升1.54点,同比下降7.07点。
上海市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反映企业家对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的满意程度和对未来的预期。如图4所示,本季度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的分类指数呈现两降一升一持平态势,其中表现当前企业发展状况的企业发展水平信心指数为117.47点,环比下降1.17点,同比下降6.53点;反映企业销售水平的企业销售水平信心指数为114.29点,环比下降3.09点,同比下降9.39点;企业盈利水平信心指数为113.27点,环比持平,同比下降7.82点。企业预期发展水平信心指数为107.53点,环比上升11.13点,指数落入乐观区域,同比下降4.53点。
图4 上海财经大学2023年第1季度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分类指数环比及同比变动情况图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小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随着新冠疫情冲击退去,宏观经济如期修复,一季度PMI指数上探创出新高,企业盈利状况逐步改善,从业人员、新订单和活动预期均有明显的回暖。二是宏观政策保持稳增长取向,在消费和投资两大领域持续发力,总体消费有所回升,固定资产投资超出预期,国内需求有效地抵消了外需下行的影响,成为推动经济修复的强劲动力。
(三)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环比回落同比上升。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的调查,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15.14点,环比下降2.44点,同比上升8.20点,指数仍在中性值100点以上,处于乐观区域。
图5 上海财经大学2023年第1季度机构投资者投资信心分类指数环比及同比变动情况图
如图5所示,本季度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的分类指数呈现三降两升态势。其中,机构投资者满意指数为84.07点,环比下降3.33点,同比上升14.77点;机构投资者期望指数为101.86点,环比下降10.79点,同比上升21.93点;本季度机构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为96.39点,环比上升5.27点,同比下降1.69点;本季度机构投资者不崩盘信心指数为165.66点,环比上升5.30点,同比上升14.58点;本季度机构投资者投资价值信心指数134.09点,环比下降9.34点,同比下降7.23点。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一方面,尽管近期国内经济延续企稳,但地缘冲突、欧美银行破产危机、美联储激进加息症等海外利空因素较多,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预期指数和投资价值信心指数大幅回落;另一方面,一季度A股市的赚钱效应呈现出递减,投资收益不如前期,因此,机构投资者的满意度指数也有所下滑。
(四)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环比下降同比上升。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的调查,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为99.69点,环比下降6.86点,指数跌入悲观区域,同比上升8.63点。
图6 上海财经大学2023年1季度个人投资者投资信心分类指数环比及同比变动情况图
如图6所示,本季度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的分类指数呈现较大波动,其中,个人投资者满意指数为58.27点,环比上升12.41点,同比上升22.76点;个人投资者期望指数为82.91点,环比下降19.26点,指数降至悲观区域,同比上升4.46点;个人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为62.50点,环比持平,同比上升10.46点;个人投资者不崩盘信心指数为163.83点,环比下降2.52点,同比上升19.47点;本季度个人投资价值信心指数为130.93点,环比下降24.63点,同比下降13.99点。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在短期经济数据波动和海外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的影响下,个人投资者群体对A股的投资价值和期望收益的看法转向悲观。加之两会谨慎的政策定调和近期A股市场震荡回调的走势,使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对后市持较为审慎的观望态度,整体心态转向悲观。
(五)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回升的主要原因分析和对策措施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总指数小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2023年疫情全面退去,宏观经济逐步恢复,国内生产、需求回暖,构成了提振一季度上海投资者信心指数的基本面;二是近期PMI上探创出新高,海外订单有所反弹,企业盈利状况逐步改善,从业人员、新订单和活动预期明显回暖,增强了企业家群体的投资信心。第三,两会之后,国务院和地方领导密集调研,稳增长、促就业的政策氛围蔚然成风。在经济如期修复和预期向好两方面因素的带动下,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信心大幅提升。尽管欧美银行破产危机、美联储激进加息等海外利空因素使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有所降低,但由于中美银行业经营模式差异、业务关联度低等,这些因素对国内的影响非常有限。
展望二季度,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地缘政治风险的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做好国内循环、激发内需潜力至关重要。目前,基建投资以接近两位数的水平高增,但居民消费的复苏势头依然较弱,深层次的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速下降以及预期的减弱。要全方位推动居民消费复苏:一是要尽快恢复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速,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面更多地向居民部门倾斜;二是要想方设法促进就业,在推动服务业全面地复工复产的同时,也需要把制造业放在突出位置。制造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吸纳就业的能力非常强,这是服务业所不能相比的。三是要稳定增长预期,坚持引导经济修复和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导向不变。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徐国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