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http://statistics.sufe.edu.cn/)发布了包括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和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在内的“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包括两大核心指数和8个分类指数,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包括四大核心指数和17个分类指数。
一、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1.8点,温和上涨,环比上升0.9点,同比上升1.7点。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1.8点,环比上升0.9点,同比上升1.7点。其中,消费者评价指数为120.7点,与上个季度基本持平,略降0.2点,同比上涨了1.9点;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22.9点,环比上升2.0点,同比上升1.4点。各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具体指数值参见图一。从总体上看,本季度各项主要指数环比和同比大多出现较为温和的上涨,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全国和上海市经济发展较为平稳,经济形势向好,使得消费者对本季度上海市经济的满意度稳步上升。
图1 2018年第二季度至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其构成
(一)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评价指数为120.7点,与上个季度基本持平,同比上涨了1.9点。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崔畅副教授、吴纯杰教授分析指出,从消费者评价指数的分类来看,本季度上海市经济形势评价指数148.6点,与上个季度相比提高了1.0点,同比亦上升了1.8点,说明消费者对当前上海经济形势的评价稳中有升,总体持肯定态度。收入评价指数121.5点,环比上升了1.0点,同比大幅提高了14.3点,说明相对于去年同期疫情刚刚稳定的阶段,消费者对收入的满意度快速提升。就业评价指数120.0点,较上个季度下降了1.3点,同比上涨2.7点,是近一年的较高点位,说明消费者对就业形势的评价也在逐步恢复。购买意愿指数92.9点,环比下降1.5点,同比更是大幅下降了13.2点。但其中的买房时机指数环比同比皆上涨,上涨幅度分别为7.1和3.8点,达到了84.1点,是调查以来的最高点,说明上海市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控制房价的措施成效显著,消费者的购房意愿增强;当期买车时机指数为96.5点,环比下降4.3点,同比下降14.4点;家用大件耐用品购买时机指数98.2点,环比下降7.3点,同比更是大幅下降29点,处于调查以来的较低点位,上述两项指数均低于中性值,且环比下降幅度较大,也是本季度购买意愿指数环比下降的原因,体现了消费者谨慎购买的心理。
(二)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22.9点,环比上升2.0点,同比上升1.4点。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崔畅副教授、吴纯杰教授分析指出,从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分类来看,本期经济形势预期指数145.8点,环比上升5.4点,同比上涨8.3点;收入预期指数为126.1点,相对上季度下降了2.9点,同比上涨4.6点;就业预期指数127.3点,环比和同比分别上升3.0点和3.9点;购买预期指数92.4点,环比上涨2.4点,同比大幅下降11.2点。其中,买房时机预期指数87.3点,环比上涨8.7点,同比基本持平,略升0.2点;买车时机预期指数为97.4点,较上季度下降了3.9点,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为22.6点,买车时机评价和预期指数同比均大幅下降,可能是与上海车牌的一照难求以及相关的限定政策有关。
(三)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各项指数同比大多出现上涨。本季度调查结果显示除购买类指数外的其他指数同比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环比亦大多呈现出上升态势。其中经济形势预期和收入评价指数上涨幅度较大,环比分别上涨了5.4点和1.0点,同比更是大幅上升了8.3点和14.3点,经济形势预期指数达到了调查以来的最高点位,充分反映了消费者对上海经济发展形势的乐观态度和收入的满意度,说明消费者对上海经济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有信心。
第二,消费者购房意愿和预期有所回升。本季度调查结果显示26.8%的消费者认为当前是购房的“好”时机,环比略提高4.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认为时机“不好”的则为42.8%,环比下降2.3百分点,同比大幅下降7.0个百分点;而在问及未来六个月的购买预期时,认为时机“好”的消费者为26.7%,相对于上个季度的21.2% 增加了5.5个百分点,但同比下降8.5个百分点;而认为时机“不好”的消费者为39.4%,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同比大幅下降8.7个百分点。购房预期与当前的购房意愿的走势基本相同,说明伴随调控政策的深入和持续,本季度消费者对房地产的判断也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预期,认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不宜购房的消费者在缓慢减少。
第三,本季度消费者对未来物价稳定和利率稳定的预期均有所增强。选择物价上升的消费者相对上个季度有所下降,50.5%的受访者选择了“会上升”,环比减少了4.1个百分点,同比基本持平,略增0.7个百分点;选择“维持不变”的受访者占比为38.3%,环比和同比分别增加了3.9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而选择“会下降”的占比为11.2%,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减少了3.3个百分点。在通胀预期较为稳定的同时,消费者对利率的判断也相对稳定。认为未来6个月内利率“会上升”的受访者由上季度的21.8%下降到了18.4%,减少了3.4个百分点,同比增加幅度较大,为6.6个百分点;持“保持不变”的看法的比例为55.4%,环比和同比均大幅增加,分别为11.4个百分点和18.2个百分点;而26.2%的受访者认为未来6个月内利率会下降,环比和同比大幅减少了8.0个百分点和24.8个百分点。
(四)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温和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
1. 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信息化程度,提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质增效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优化其结构布局,不断推进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为上海发挥城市功能提供更为扎实的基础。
2. 创造人才和制度环境,把在线新经济作为未来上海市经济发展优势的发力点。上海在线新经济的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人才短缺、行业环境秩序亟待规范以及政策环境仍需优化等问题,需要提供相关方面的支持,将其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鼓励科技创新,做实经济基础。以现有的科创中心为依托,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引领,注重长三角科创资源整合利用,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让各类创新主体在上海各展所长,使其成为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二、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止跌回升,为125.54点,环比上升7.00点,同比上升10.05点。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对上海市企业领导人或企业家、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25.54点,环比上升7.00点,同比上升10.05点。指数值有所上升,表明投资者信心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强。
图2 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2011年第2季度至2021年第2季度核心指数运行情况图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由一个指数系统组成,包括了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和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四大核心指数,四大核心指数又由17个分类指数构成。各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的具体指数值运行情况参见图2。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的四大核心指数中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与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稳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指数均大幅回升。
(一)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投资环境信心指数在高位稳定运行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对上海市投资者的调查,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为133.82点,环比持平,同比上升17.79点。该指数保持高位稳定,表明投资者对上海投资环境的看法乐观。
图3 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第2季度至2021年第2季度上海市投资环境信心指数图
如图3所示,本季度投资环境信心指数的三个分类指数呈现两升一降:其中,企业家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为131.43点,环比上升1.30点,同比上升19.49点;机构投资者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为133.68点,环比下降1.87点,同比上升13.04点;个人投资者投资环境信心指数为136.36点,环比上升1.73点,同比上升20.85点。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叠加减税降费、鼓励创新、促进消费、金融扶持等相关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将进一步带动经济稳中向好,消费有望加快反弹。同时随着疫苗的普及接种,各国竞相出台刺激发展政策,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对外贸易预期将稳步回升,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稳定支撑。在此背景下,二季度上海市投资者对投资环境保持了稳定乐观的心态。
(二)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企业家投资信心稳定乐观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对上海市企业领导人或企业家的调查,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为131.68点,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同比上升14.56点。
上海市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反映企业家对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的满意程度和对未来的预期。如图4所示,本季度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的分类指数相较于上期变动程度较小,其中,表现当前企业发展状况的企业发展水平信心指数为135.86点,与一季度相比下降1.67点,同比上升13.22点;反映企业销售水平的企业销售水平信心指数为136.50点,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同比上升15.62点;企业盈利水平信心指数为132.70点,环比下降1.25点,同比上升12.31点;企业预期发展水平信心指数为121.66点,环比上升1.21点,同比上升17.07点。
图4 上海财经大学2021年第2季度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分类指数环比及同比变动情况图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外贸市场更加多元化,对经济增长形成稳定支撑。二季度我国制造业投资持续恢复,经营成本费用压力明显缓解,企业利润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为企业的正常经营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我国“疫情受益型”出口将放缓,但欧美需求端修复将加快,海外供需缺口难以快速收窄,出口仍有韧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上海市企业家群体的投资心态呈现积极稳定。
(三)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大幅上升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的调查,2021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25.14点,环比大幅上升11.21点,同比持平。表明本季度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较前期乐观。
图5 上海财经大学2021年第2季度机构投资者投资信心指数分类指数环比及同比变动情况图
如图5所示,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的分类指数的变化均呈现四升一降态势:其中,机构投资者满意指数为108.63点,环比大幅上升27.28点,同比上升1.88点,指数落入乐观区域,表明机构投资者心态由悲观转为乐观;机构投资者期望指数为105.24点,比上季度上升3.54点,同比下降1.56点;本季度机构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为120.78点,环比上升11.06点,同比上升7.86点;本季度机构投资者不崩盘信心指数为166.45点,环比大幅上升18.62点,同比上升3.49点;本季度机构投资者投资价值信心指数131.17点,比上季度下降4.24点,同比下降11.62点。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第二季度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恢复,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流动性管理与金融监管政策相互配合,强化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二是近期A股进入半年报披露期,三大股指集体收红,市场有所回暖,使投资者情绪升温。三是得益于股市在二季度的反弹,基金的表现也相当不错,收益的增长使得上海市机构投资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个人投资者心态转向乐观
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的调查,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09.23点,比上季度上升13.48点,同比上升7.89点,指数落入乐观区域,表明个人投资者信心有所增强。
图6 上海财经大学2021年第2季度个人投资者投资信心指数分类指数环比及同比变动情况图
如图6所示,本季度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的分类指数除个人投资者投资价值信心指数外均呈现上升态势。其中,个人投资者满意指数为84.12点,较上季度上升33.83点,同比上升14.06点;个人投资者期望指数为99.16点,环比上升13.83点,同比上升16.37点;个人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为74.67点,比上季度上升17.88点,同比上升14.67点;个人投资者不崩盘信心指数为157.55点,比前一季度上升3.98点,同比下降5.91点;个人投资价值信心指数为130.66点,环比下降2.13点,同比基本不变。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随着新冠疫苗的大范围接种,上半年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多国量化宽松政策继续推行,为各国资本市场走强奠定了基础。在二季度,我国A股市场的主流指数年内涨幅全部“扭负为正”,个人投资者获得了喜人的收益,对投资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A股在二季度成交活跃,融资加速,流动性充裕对于估值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上海市个人投资者群体投资情绪稳定,对后市看法向好。
(五)2021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止跌回升的主要原因分析和对策措施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课题组总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和统计与管理学院常宁教授分析指出,首先,上半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叠加减税降费、鼓励创新、促进消费、金融扶持等政策逐步落地实施,进一步带动了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加快了恢复。与此同时,随着疫苗的普及接种,世界各国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对外贸易回升的预期也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支撑。近期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向好,是提振上海市投资者心态的首要因素。其次,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外贸市场更加多元化,二季度我国制造业投资持续恢复,经营成本费用压力明显缓解,企业利润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为企业的正常经营奠定了重要基础。尽管“疫情受益型”出口将放缓,但海外供需缺口难以快速收窄,我国出口仍有韧性。受此影响,企业家群体的投资心态积极稳定。最后,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恢复,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流动性管理与金融监管政策相互配合,强化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上半年我国A股市场有所回暖,三大股指集体收红,基金表现也相当不错,使投资者情绪升温。同时二季度A股融资加速,流动性充裕对于估值起到了良好的支撑。因此,在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大幅上升的带动下,二季度上海市投资者环境信心指数止跌回升。
展望202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整体恢复性增长,但不宜盲目乐观。疫情演变仍是最主要的不确定因素,中美经贸摩擦仍将持续,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增加,这些都可能扰动经济复苏。要保持疫情之后国内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仍需不断强化先进制造业扶持政策,提高金融支持制造业力度,支持通过股权、债券、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制造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二,进一步出台优化消费体制机制的配套措施,引导企业更加重视将5G、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新消费,推动产品与消费场景创新深度融合,带动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第三,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但不宜过快收紧。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使流动性“不缺不溢”。第四,重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的重要作用,使资金精准投向基建和实体经济,尤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中小微、民企、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助力国内产业链做大做强。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供稿)